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自主品牌如何应对?

来源:买新车 2019-09-02 18:26:35 阅读: 编辑:曼妮

本月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发布的有关7月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7月份狭义乘用车销售148.54万辆,同比再跌5%,1~7月份乘用车累计销量1143.97万辆,同比减少8.8%。这是继2018年我国汽车行业遭遇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以来,汽车销量连续同比下降的第13个月。

车市下行,合资品牌挤占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使得自主品牌的销量下滑尤为明显,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399.8万辆,下跌了21.7%,自主品牌正遭遇着一场前所未有的 “销量滑铁卢”。面临这样的局面,自主品牌应该如何应对才能胜出?笔者认为有一下三点。

凿开技术的天花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吉利汽车、江淮汽车等传统老牌自主品牌没有自乱阵脚,凭借各自在业界几十年来摸爬滚打的经验,无下限地拉开价格战只会被市场踢出局,只有凿开技术上限的天花板,才是企业发展的良方。

吉利汽车自从将沃尔沃收入囊中以来,充分发挥了沃尔沃在造车技术方面的优势,和沃尔沃合资建立领克品牌,还共同开发CMA基础模块架构。如今这款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CMA基础模块架构不仅被运用到领克品牌上,沃尔沃多款车型亦基于该模块架构打造。

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自主品牌如何应对?

与吉利汽车通过收购进行技术创新研发的方式不同,江淮汽车从1964年建厂之时开始,可谓是抱着与技术创新“死磕到底”的决心一路走过来的。继敲敲打打出安徽省第一辆汽车之后,90年代独自攻克技术难关制造出国内第一台客车专用底盘,紧接着开发出国内第一款轿车化潮流的轻卡,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与认可。如今,江淮汽车每年继续将销售收入的3%到5%用于技术研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江淮汽车建立起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拥有从整车、核心动力总成、自动变速箱及软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试验验证和标定开发等完整的研发体系。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拥有授权专利超过1.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达1750件,成为我国首家专利过万的车企。

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自主品牌如何应对?

推动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随着消费软硬环境的不断健全,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要求品牌的转型与升级势在必行。长城汽车在品牌升级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通过推出豪华品牌“WEY”来实现。江淮则是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有机结合,助推整个品牌的转型升级。

江淮汽车早在1990年就率先启动,2005年成立了“江淮国际”,将国际出口业务专业化。目前,已在海外建立了从南美洲、到非洲,从中东、东南亚、西南亚再到东欧,形成了覆盖13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营销网络,随着产品在出口地区口碑的不断提升,现在江淮汽车已成功进入土耳其、意大利及墨西哥等欧美国家的高端市场。“引进来”方面,江淮汽车通过与大众合资成立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不仅为江淮自身带来了与国际接轨的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在内的造车技术,品质层面全面实施大众VDA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新车产品进行了14个领域、36大项、3600个子项目的测试,让江淮自主品牌的品质取得飞跃式提升。

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自主品牌如何应对?

一切从消费者利益出发

汽车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将进一步加速行业由向外扩张式向重视内部高品质发展的方向转变。从企业角度来看,还要求车企主动进行变革和调整,江淮汽车党委副书记王东生曾表示,车企目前面临的变革压力,根本上是用户需求上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车企重视消费者的价值,主动了解消费主力人群的需求。

以江淮为例,经历过数次重大战略转型,江淮汽车始终发扬创新精神,坚守造车初心,为了更好地适应车联网时代的消费需求,传统造车企业起家的江淮汽车主动牵手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通过建立深度合作,学习导入互联网思维。同时探索大数据时代下,如何结合既有的4S门店覆盖面广的优势,进一步与用户建立深度的有效的联系,最终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再次飞跃。

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自主品牌如何应对?

值得一提是,上个月江淮新能源刚刚与大众汽车、一汽以及星星充电,联合成立了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解决消费者绿色出行的续航焦虑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也为完善我国充电基础建设添砖加瓦。

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自主品牌如何应对?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上就曾表示,中国的汽车产业已全面进入淘汰期,优胜劣汰更加明显。自主品牌有一半很快会不复存在。在这样危急存亡之时,以技术创新“固本”,通过品牌转型和升级“培元”,把握好消费者需求的脉搏,我们的自主品牌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淘汰赛已开始,只有强者才能胜出。

评论 ( 19)
版权所有:买新车 稿件合作:86522645 Copyright © 2010-2019 www.Maixinche.com.cn 京ICP备16035593号-9 公网安备 110108065816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