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用车 >

没事别“哔哔” 违法鸣笛自动抓拍罚你没商量

来源:网通社 2018-05-23 16:04:45 编辑:人人评车

前几天,北京发生了一起摩托骑手与自行车发生纠纷并大打出手的“负能量”事件,最终打人者被刑拘。面对道路拥堵和各种违章行为屡禁不止的环境,驾驶员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超预期,因此很难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随之而来的“路怒”情绪在所难免。在所有因为路怒引发的冲突中,泄愤式鸣笛是最为常见的导火索之一。针对违法鸣笛,现在许多地区都开始普及违法鸣笛自动抓拍系统,因此也引发了一些激烈讨论。

首先需要明确,鸣笛作为一种提示方法是有它存在意义的。同时,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使用鸣笛也确实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甚至因此会造成许多附带“伤害”。尤其是在繁忙的市区内,随意鸣笛产生的噪音污染会对其它车辆、非机动车、行人以及周边居民等造成很多困扰。

违法鸣笛自动抓拍设备了解一下?

以北京市为例,自2001年7月1日起,北京就已经将机动车“禁鸣”范围从三环扩大至四环范围以内;而从2007年4月15日起,机动车禁鸣喇叭的范围进一步从四环以内扩展至五环路(含)以内,违法使用喇叭的将被处以100元罚款。与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相比,违法鸣笛在执法取证等方面难度较大,因此一直很难进行有效监管。

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动车鸣笛行为,北京市在2017年7月启用了首个违法鸣笛抓拍系统,经过试运行后于2018年4月正式在20余个路口开始正式启用。从2017年开始,包括北京、广州在内的40余城市都逐步普及了鸣笛自动抓拍系统。

违法鸣笛抓拍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声学探头(感知鸣笛来源)、车牌抓拍识别摄像头以及后台执法联动系统。鸣笛抓拍系统通过声呐(麦克风阵列)技术精确锁定任意的噪声源位置,并通过声纹识别技术提取喇叭声音特征,将环境干扰(如刹车声、鸟叫声、人声、口哨声等)滤除,准确定位到实际的鸣笛车辆,从而对鸣笛的车辆进行视频抓拍和车牌识别,确定违章行为。

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执法部门可以更为高效的监管违法鸣笛行为,同时也间接让许多带有“不良习惯”的驾驶员更为自觉的慎用车辆喇叭。不过理论归理论,我们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不得不“鸣笛”来提醒他人的时候,正因如此,鸣笛自动抓拍系统的启用也引发了许多人的担忧。

正方观点:市区鸣笛不文明 就应该完全杜绝

汽车喇叭作为一种提示手段,只适用于高速公路、存在盲区的山路以及空旷地带。在繁忙的市区道路随意鸣笛,不仅容易吓到周围的行人,同时也会分散其他驾驶员的注意力,造成安全隐患。另外,原本拥堵的道路就容易使人情绪急躁,乱鸣笛这种“宣泄”很容易进一步激化矛盾。

反方观点:遇到阻碍交通或违规行人需要鸣笛提醒

遇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非机动车,或者前车故意阻挡道路的现象偶有发生,这时需要使用喇叭对这些人进行提示,不然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更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行为,谁也不会随意使用喇叭进行提示,违法鸣笛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笔者观点:由违法鸣笛自动抓拍引起的争论,其实两方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不应该一概而论。不过,与所有法律法规一样,违法鸣笛就是一种错误行为,对此进行处罚和监管无可厚非。在驾驶员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同时,我们也呼吁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创建更良好的出行环境才是最终解决方案。

禁鸣区域的正确“提醒”方式

虽然有关市区内鸣笛的行为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违法鸣笛所带来的弊端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很多驾驶员会用鸣笛作为一种“泄愤”工具,甚至因此激化矛盾大打出手。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当我们确实遇到妨碍正常通行的现象时还有哪些更为文明稳妥的提示行为呢?

有些场景也要记得善用鸣笛提示

前文已经明确了市区内禁鸣的必要性,但是同时许多场景则同样需要主动进行鸣笛提示。作为一种传播范围较广的提示手段,鸣笛在山间公路和高速公路上是很好的提示工具。尤其是在盲区较多的山路弯道,通过提前鸣笛来提示对向来车,可以有效避免潜在危险。

笔者有话说

无论是汽车喇叭还是违法鸣笛自动抓拍,其实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安全便捷。作为汽车驾驶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创建良好的道路环境,滥用鸣笛等行为都应该被抵制。同样的,作为交通参与者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也有必要约束自己的违规行为,避免对正常行驶的机动车造成困扰。当我们遇到一些侵占自己正常行驶权利的现象时,巧用灯光提示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同时多些耐心文明礼让,或许会让我们出行的心情更加舒畅。(图/文 网通社 王啸辰)

评论 (0)
版权所有:买新车 稿件合作:86522645 Copyright © 2010-2019 www.Maixinche.com.cn 京ICP备16035593号-9 公网安备 11010806581613号